文|墨山看客编辑|墨山看客汉朝时期,对于军事的训练往往都是以校猎为主。这一点在现代所能读到的不少汉赋之中也能够看得出来,那么校猎活动到底对汉朝的军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校猎又是如何在汉朝兴起的呢?汉代校猎活动的兴起校猎活动自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还不叫校猎,而是叫做田猎。也就是携带武器去野外进行狩猎,然后将打到的猎物带回来用于各种场合。周朝时期,田猎的主要目的还是祭祀。《礼记•王制》中就规定:“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其中“乾豆”是指猎取野兽以作祭品。不过虽然说大体上分为三种用途,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为了进行祭祀活动。但是随着朝代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到了汉代,田猎也是被改称为了校猎,而且校猎的性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曾经的田猎是为了打到猎物来对上天进行祭祀,但校猎不同,校猎已经成为了一种由帝王主持,大量兵卒参与的大规模、有着特定的组织形式与程序仪式,并以训练军队、较量武功及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之下,校猎强调的更多的还是对军队的训练。而且校猎的出现跟当时汉朝的国情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匈奴所带来的影响。虽然说汉朝的国力相对来说也绝对算不上弱,但匈奴无论是在军事实力还是疆域方面都已经超过了汉朝。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在不断向汉朝派兵进行骚扰,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朝迫切地需要训练军队来抵抗匈奴。为了能够击退匈奴,使汉朝尽可能地减少匈奴所带来的威胁,汉朝也在不断加强对骑兵等兵种的训练来抵抗匈奴。而校猎活动正好能够满足汉朝对骑兵的训练,尤其是对活物的射击训练,在校猎过程中更是能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从汉武帝开始,校猎就受到了皇帝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之下,校猎便很快在汉朝国内兴起。校猎时的具体活动校猎作为一项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大型活动,每次进行的时候规模可以说是相当的大,其中参加的军队也都是军队内的精英。参加校猎的军队主要包括以北军“五校”为代表的京师驻军。期门、羽林等宫廷禁军以及皇帝身边的车驾扈从等。其中北军“五校”作为校猎活动的主题,更是承担了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训练任务。“北军五校”是负责守卫京城的军队,一旦遇到内乱或者是外族入侵,往往都是其中一部或者是全军出击,作为守卫京城的军队,其战斗力的强弱可以说是关乎着整个京城的安全。这也导致皇帝对于“北军”的关注程度相当的高,而校猎活动又是由皇帝进行领导,所以对于“北军”来说,类似这种的校猎活动能够让皇帝对整个军队进行检阅的同时也能够让“北军”对军队进行系统的训练,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而且作为需要大量军队共同演练的大型活动,场所的选择可以说是相当重要。如果说规模不够的话,无法容纳参加校猎的各个军队,但是如果地域过于广阔的话,其中猎物也不一定能够达到校猎所需要的程度。不过好在汉朝的疆域也比较广阔,还是能够找到适合的场所的,比如长安的上林苑,就是校猎活动中一个比较适合的场所。班固《西都赋》在描述长安上林苑的宏大规模时说:“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馀里”如此庞大的规模完全能够容纳参加校猎的人数。在这广阔的空间之中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猎物,再加上复杂的不同地形,更是能够让军队在演练的同时适应野外的战斗,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校猎对汉朝军力产生的影响校猎活动在汉朝的兴起给军队也带来了不少正向的好处,首先就是校猎中能够进行实战的模拟,在能够让更多将士真正接触到实战的情况之下还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这对于未来跟匈奴有可能的战争之中可以说是相当重要。毕竟如果只是在训练场中进行一板一眼的训练的话,等到时候真的进行实战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的。而且实战中最需要的就是随机应变能力,只是进行刻板训练的话,想要达成这一点还是会比较困难的。而且校猎活动中往往都需要将士们对各种飞禽走兽进行猎杀,在汉朝时期,用得最多的还是弓箭。而想要射中正在快速运动的飞禽走兽的话,对于射手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就像是我们在小说或者是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百步穿杨,放在汉朝时都能算得上是顶尖射手了。如果能够顺利用弓箭射杀飞禽走兽,那么就说明射手的精准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而这种精准度对于正式战争来说也基本上够用了。这种对实战的近似模拟能够为将士们带来更多的实战经验,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他们对自身武器的掌控能力。而且在校猎之中,还有围猎等负责训练军队配合和战术合作的项目,通过对野兽的围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军队之间的合作和配合。如果军队之间的合作能够达到一定程度,到后续甚至可以形成战阵,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军队的实力。也就是在一次次的围猎活动之中,让汉朝将士们得到了系统有效的训练,从而为未来对抗匈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汉朝的统治变得更加稳定了不少。参考资料马晓舟.汉赋与汉代校猎之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7—111.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4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